山東省平邑縣東陽中學 許清華
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的,記敘文也離不開人物形象的描寫。那么,在這類寫人的文章中,如何讓人物走上前場,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。這正如戲劇中人物出場一樣,大有講究。出場效果好,可民贏得滿堂彩,為全劇奠定一個好的基礎;出場效果不好,觀眾就會失去繼續(xù)看下去的興趣。寫人的文章如果能讓人物恰到好處地“走出場”來,整篇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。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人物出場方法。
一、開門見山
又叫單刀直入法。這種方法比較常用。它不拐彎磨角,一開篇人物就走出場來。這種方法質樸、平實,初看似乎平淡無奇,其實優(yōu)點很多。它平穩(wěn)、干凈利落,不易離題,就像一個忠實老成的人,做事穩(wěn)重。如《變色龍》中主人公奧楚蔑羅夫的出場:“警官奧楚蔑羅夫穿著新的軍大衣,走過廣場。他身后跟著一個火紅色頭發(fā)的巡警,端著一個得子,里面盛滿了沒收來的醋栗!边@種開頭法,直截了當,不拖泥帶水,最易掌握。初學寫作者最好先從這種寫法入手。
二、先聲奪人
“‘哈!這模樣了!胡子這么長了!’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。”這是《故鄉(xiāng)》中描寫楊二嫂出場時的片斷,是典型的先聲奪人的寫法。也就是先描寫人物的語言,再交代人物的出場。這種開頭給人以一種自然之感。寫人活動的文章,可用這種寫法。特別是一些性格潑辣、愛說愛笑的人物,這種開頭法尤為適用。如《紅樓夢》中《林黛玉進賈府》一節(jié)里,“女強人”王熙鳳的出場就是這樣的。未見其人,先聞其聲,聲如其人。
三、陳述鋪墊
鋪墊,也叫伏筆,是對將要在文中出現(xiàn)的人物預先作的揭示或暗示。如《故鄉(xiāng)》中中年閏土的出場就是這樣的:“母親對我說:‘還有閏土,他每到我家來時,總是問起你,想見你一面!苯(jīng)過這樣些陳述鋪墊,后文里中年閏土的出現(xiàn)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四、懸念設計
懸念是人們在閱讀、欣賞文學作品時,對故事情節(jié)和人物命運十分關注的一種迫切的心理活動。懸念的設置,會迫使讀者去尋根究底。這種人物出場法,運用得好,會引起讀者極大的興趣,有時會不自覺地參與到作品的二度創(chuàng)作中來。如《驛路梨花》一文,層層設疑、懸念迭出,是設置懸念的典型范例:深山中的夜行人在急切趕路,又餓又累的情況下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了小茅屋……小茅屋的主人是誰?經(jīng)過一次次的誤會,最終小茅屋的主人--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主人--才水落石出。這種人物出場法,扣人心弦,引人入勝。
五、金鉤倒掛
又叫序幕回憶法。它往往先寫人物最終命運或結局,然后追述其經(jīng)過。這種方法開頭,同樣可以引人入勝,激發(fā)讀者的興趣。如《祝!返拈_篇寫祥林嫂在祝福的歡樂氣氛中死去,再追述其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魯鎮(zhèn)的情景及她不幸的一生,揭示她死去的原因。為什么祥林嫂會在祝福中死去?開篇高疑,再追述往事。這種人物出場法,能避免行文的單調呆板。
六、娓娓道來
娓娓道來的人物出場法,要求開篇用如話家常的形式和語調,向讀者介紹和人物有關的環(huán)境、背景,然后自然地引出人物。如新鳳霞的《傻二哥》的開頭:“我的童年是在天津度過的。那時,天津是熱鬧的工業(yè)城市。就是在南市貧民區(qū),也有很多好玩愛唱的人,還有票友聚會的地方--票房。每天有人在票房里吹拉彈唱,十分熱鬧……”開頭用了百多字介紹天津人的習俗,親切感人,接下來引出助人為樂的文章主人公傻二哥來,自然是水到渠成,瓜熟蒂落。
以上介紹的只是幾種常用的小說及寫人物的記敘文出場法。只要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中留心積累、借鑒運用,那么你筆下人物的出場就一定能寫活的。
通訊地址:山東省平邑縣東陽中學
電 話:0539-4215393(宅) 4181034(辦)
郵政編碼:273308
字 數(shù):1380
[如何讓你筆下的人物走出場來(教師中心稿)]相關文章:
1.生活隨筆:走長城
4.高中心情隨筆
5.關于初中心情隨筆
6.國旗下的演講稿
7.回來心情隨筆
8.苦盡甘來(隨筆)
9.如何突出中心教案
10.廣播稿資料:人物廣播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