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自然的語言》教學課程設(shè)計
《大自然的語言》教學課程設(shè)計
一、新課導入
人類有語言,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。這節(jié)課,我們一起學習課文《大自然的語言》。作者是竺可楨,我們學過他的哪篇文章?(《向沙漠進軍》)。哪位同學能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作者?(學生介紹)
二、展示目標,明確要求
教師用小黑板出示目標,學生朗讀目標:
1、閱讀課文,了解物候、物候?qū)W等相關(guān)科學知識。
2、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(nèi)容要點。
3、通過具體句子,分析課文語言準確、嚴密、生動的特點。
三、預(yù)習檢測
小黑板出示生詞檢測題
注音或?qū)憹h字:
piān yùn ( ) nì ( )然 ( )育 載途 銷聲( )跡 yīng 草長( )飛
要求學生寫在檢測本上,一名學生到黑板書寫,之后互批、訂正。
四、依標導學
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,然后獨立思考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,完成黑板上出示的5個問題。老師巡回,了解學情。
要求:用簡潔的語言回答下列問題:
A、什么叫物候和物候?qū)W?
B、物候觀測對農(nóng)業(yè)有什么重要意義?
C、決定物候現(xiàn)象來臨的因素有哪些?
D、研究物候?qū)W有什么意義?
E、本文的語言準確、嚴密、生動,你能舉出幾個例子并分析一下嗎?
五、交流點撥
1、以小組為單位,提問交流小組討論的結(jié)果。表述不完整的同組學生可補充。不同意見可討論,老師點撥,完成1-4題。
2、在思考分析1~4題的基礎(chǔ)上,梳理文章的結(jié)構(gòu),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整體的寫作思路。提問學生回答,老師點撥并板書:
現(xiàn)象→概念→原因→意義
現(xiàn)象──────→本質(zhì)
3、交流第5題:
、 此文語言的生動集中表現(xiàn)在第1、2段,哪位同學能從中選取具體的句子來分析一下?
學生交流。表述、分析不完整的組內(nèi)同學或其他同學可以補充。
、 老師也從文中找出了兩個句子。(小黑板出示)哪位同學愿意到講臺上給大家分析一下?(用彩色粉筆標出關(guān)鍵詞)
例句1、冰雪融化,草木萌發(fā),各種花次第開放。
例句2、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(qū)域里,年年如是,周而復(fù)始。
師生小結(jié):通過合作學習,同學們不僅了解了這門科學知識,而且明白了說明事物語言不僅要明確、嚴密,還要力求生動、形象。這樣會增加趣味性,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。
六、達標檢測(以試卷形式出現(xiàn))
1、必做題:
、 立春過后,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,冰雪融化,草木萌發(fā),各種花次第開放。
次第一詞的意思是;請用它造一個句子
、 杏花開了,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;桃花開了,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。布谷鳥開始唱歌,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:阿公阿婆,割麥插禾。
這段話中劃線的詞的作用是;這三個例子說明的道理是
⑶ 聯(lián)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,談?wù)勀銓ο旅孢@首詩的理解。
大林寺桃花
白居易
人間四月芳菲盡,山寺桃花始盛開。
長恨春歸無覓處,不知轉(zhuǎn)入此中來。
你有過與詩人類似的觀察和體驗嗎?舉出例子。
2、選作題:
生活中有很多農(nóng)諺,包含著豐富的物候知識,你了解哪些農(nóng)諺,列舉出來,并說說它們包含了怎樣的物候知識,自習課進行一次交流。
【《大自然的語言》教學課程設(shè)計】相關(guān)文章:
《散落的鈔票》教學課程設(shè)計03-26
《大自然的啟示》的教學反思03-20
語言描寫教學設(shè)計三篇03-05
語言活動小樹的快樂教學設(shè)計03-19
初一歷史《印刷術(shù)、指南針與火藥》的教學課程設(shè)計10-13
課程設(shè)計總結(jié)范文(通用11篇)12-16
大班語言教學設(shè)計《下雨啦》(通用13篇)06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