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(huán)保讓生活更美好的作文
環(huán)保!環(huán)保!一個經常掛在人們嘴邊的詞匯,簡單又復雜。一個人少用一個塑料袋,關好一個滴水的龍頭,就叫環(huán)保;一個小區(qū),利用太陽能作路燈,將垃圾分類處理,就叫環(huán)保;一個學校,循環(huán)利用教科書,收集飲料瓶,就叫環(huán)保。而環(huán)保,又讓無數的科學家,環(huán)保人士為之奮斗終生,讓許多國家作為今后政治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考慮因素。
我是我!碍h(huán)保志愿者協會”的會員!碍h(huán)協”提倡過食堂盡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,做過圖書循環(huán)利用“傳遞知識,傳遞愛心”的活動,也在春季植樹,在冬季為樹木穿上冬衣……有了環(huán)協,我校學生的環(huán)保意識也正在逐漸加強。雖然力量微薄,但影響卻不容忽視。
去年暑假,我有幸去參觀了世博會。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些先進的機械設備,也不是使人身臨其境的3D動畫。無論你進入哪個國家的展館,都能感受到各國對環(huán)保的重視?萍嫉陌l(fā)展使人們過上了方便的生活,然而要想過得舒適,就必須融入自然,與清新的空氣,干凈的湖水,茂密的森林,多樣的動物和諧共存。城市館中,有一個特殊的展區(qū)令我印象深刻。在一塊白色的屏幕上,映著一個城市的影子,有高樓大廈,有街道、行人,而這個影子的主人,卻是一個用垃圾堆成的奇形怪狀的東西。這個展區(qū),體現了設計者新奇的創(chuàng)意和對廢物利用理念的理解。另一方面,也引起人們的注意:如果我們不關注環(huán)保,那么以后的城市,我們生活的環(huán)境,就會被垃圾所包圍,我們將會被自己制造出的廢棄物吞噬。
英國館的設計,更完全是環(huán)保的主題。它是一個沒有屋頂的開放式公園,展區(qū)核心“種子圣殿”外部有六萬余根向各個方向伸展的觸須。白天,觸須會像光纖那樣傳導光線來提供內部照明。夜間,觸須內置的光源可照完整建筑,使其光彩奪目,展區(qū)中的“綠色城市”,“開放城市”,“種子盛典”,“活力城市”和“開放公園”等幾段參觀旅程引導人們關注自然所扮演的角色,并思索如何利用自然來迎接城市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倫敦的零碳館的建筑中,設置了零碳報告廳、零碳餐廳、零碳展示廳和6套零碳樣板房。全館采用的'是可再生能源,實現建筑的零碳排放,為參觀者提供最低能耗的舒適體驗。由此我聯想到,北京現在新建的社區(qū)中有許多都是以低碳為目標的。有的社區(qū)實行垃圾分類后,將廚余經過垃圾處理設備處理,大部分能夠迅速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,而僅余的廢料也能通過特殊的菌類轉換為肥料運用于小區(qū)綠化建設中,大大節(jié)約了環(huán)保成本?磥憝h(huán)保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了。
可是僅僅有了“理念”,有了先進的技術就能做到“環(huán)!泵。這當然是遠遠不夠的,重要的還是要提高人們的素質,把環(huán)保落到實處,把環(huán)保作為一種“理所當然的習慣”,而不是一種“高尚的品格”。對于日本的大地震,許多人都有不同的評價,暫且不提其他,僅對于日本人的國民素質,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。在震后的日本地鐵站里,地鐵停駛,人們全都安安靜靜地等待著,沒有人擁擠,也沒有人喧嘩。小學的操場上,賓館的大堂里,避災的人們靜靜地坐著,躺著,沒有人抽煙,也沒有人高聲說話。天亮了,人們紛紛離開,一個個都把身邊的垃圾收拾起來帶走,地上干干凈凈,好像根本沒有人曾在這里過夜。我們再看看我們的街道上,隨處可見的垃圾,散發(fā)出惡臭的湖水……我只能說我們的素質還有待提高。
對于環(huán)保,可以說的東西還太多。如果還我們熱愛我們的校園,我們的城市,我們的國家,我們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;如果我們還對美好的生活有所期待,那么環(huán)保,就在身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