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澤縣城關小學 李春梅
識字是學生提早閱讀的基礎,有了一定的識字量,學生才能比較順利的進行閱讀,從而拓展知識面,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。因而,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重中之重。
那么,如何提高學生識字的速度和質(zhì)量,如何把枯燥無味的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呢?在教學過程中,我做了一些嘗試,收到了較好的效果。
-.借助形象思維,讓學生在嘗試中自主識字
低年級學生正是形象思維的最佳時期,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。在識字教學中,學生們常常能根據(jù)每個漢字的特點,運用講故事,編口訣等方式識記生字。自主的氛圍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,思維閃現(xiàn)出創(chuàng)新的火花。如學習“拔”字,學生編出了小故事:幾位小朋友手握繩子拔河,“友”上邊的點就是小朋友頭上出的汗。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啊!再如,學習“畫”字,學生編出了謎語“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”;學習“春”字時,編出了謎語“三人看日落”;學習“金”字時,編出了謎語“一個人,他姓王,兜里裝著兩塊糖”……
二.借助熟字,讓學生在自主中復習鞏固
在識字過程中,學生記得快,忘得也快。針對學生這一識記特點,在嘗試教學中,我常常讓學生根據(jù)熟字換偏旁這類字的特點,讓學生用加減法識記生字。如“報”與“服”“近”與“聽”“驚”與“就”等等,通過對比記憶,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,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,進一步鞏固了舊字,可謂一舉兩得。
另外,在嘗試識字教學中,我還通過讓學生“拼”“擺”“書空”生字筆畫部件的方法,給學生以直接立體的感官刺激,從而調(diào)動他們進一步嘗試的興趣,促使他們在自學自悟自得中不斷探索,達到鞏固識記生字的目的。例如,發(fā)給學生一些熟字卡片(“大”“人”“干”“木”)和分別寫在卡片上的幾種形態(tài)的“點”,請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,說說這些字加上“點”后會變成什么字。如“大”可變成“太”“頭”,“人”變成“火”,“干”變成“平”,“木”變成“米”……
三.聯(lián)系生活經(jīng)驗,讓學生在嘗試中比較運用
根據(jù)低年級學生直觀性較強觀察分析問題能力較弱的特點,我試著在識字教學中放手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運用新知,結(jié)合自己的生活經(jīng)驗自由發(fā)揮,久而久之,學生比以往善于觀察了,識字的興趣也更加濃厚了。烏鴉喝水中有兩個生字“喝”和“渴”容易混淆,學生常常誤寫成“渴水”和“口喝”。此時,我引導學生聯(lián)系生活實際:“平時,你為什么會口渴?”“喝水要用什么來喝?”在分析生活實際的過程中,學生漸漸找到了答案。有的說:“因為水少,只有三滴水,所以才會口渴。”有的說:“口渴了,要找水喝,所以‘渴’左邊有三點水。”
四.開展課外實踐活動,讓學生在嘗試中提高識字效果
低年級學生好勝心榮譽感極強,他們總是希望自己的成績得到同學老師家長的認可。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,我采用讓學生走出課堂,在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中識字的方法,拓展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空間,收到了較好的效果。如小學生對兒童食品情有獨鐘,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,我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對食品包裝紙上的字進行識記,這種識記過程充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,收到了較好的效果。再如提示學生在放學的路上注意路邊的廣告牌,節(jié)假日記住節(jié)假日名稱等。
語文課程標準指出:“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,語文教學應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。”可見,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(yǎng)不容忽視,尤其是在識字教學中,我們更應選取最佳的識字方法,讓學生輕松進入“識字樂園”,寓教于樂,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,進行有趣的識字活動。
[寓教于樂輕松識字(網(wǎng)友來稿)]相關文章:
1.識字教案日月水火
2.識字教學課件
3.識字寫字課件
4.天地人識字教案
6.識字教學計劃
8.識字寫字教學課件
10.小班識字的公開課教案